放射科
放射科現有醫學影像專業技術人員16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8人。人員梯隊合理,技術力量全面,承擔全院的放射診斷、教學、科研及健康體檢等業務。
科室擁有日本島津數字胃腸、美國豪洛捷3D斷層乳腺鉬靶、美國GE 656多功能雙板容積DR、荷蘭飛利浦雙板DR、意大利GMM大平板多功能動態DR、深圳邁瑞移動大平板DR、德國西門子平板C型臂、韓國澳思托雙能骨密度分析儀等一系列國內外先進設備,實現了所有設備數字化、影像高清化、診斷網絡化。科室現開展有:全身各部位數字X線攝影(DR)、急危重癥床旁DR、術中DR透視拍片、數字乳腺鉬靶斷層成像、DR斷層容積成像、雙能量成像、脊柱及雙下肢全景拼接、動態DR全消化道雙對比造影、泌尿系造影、子宮輸卵管造影、ERCP造影、膽道系統造影,排糞造影、腸套疊充氣整復、骨密度檢測等業務技術,全天24小時專業技術人員值班。
2018年科室引進國際上高端多功能DR系統——美國GE Discovery XR656 Plus,該系統融DR斷層容積成像、雙能量成像、脊柱四肢全景拼接以及高千伏攝影于一體。2023年科室引進日本島津數字胃腸,使各類造影檢查更為清晰準確,其斷層功能可以短時間內重建出多層斷面圖像,以減少重疊干擾,從而顯示更多細微病變,尤其適用于鼻竇及脊椎病變、氣管主支氣管異物、肺結節、泌尿系結石及四肢骨隱匿性骨折等疾病的檢出,使放射影像診斷更精準。
2010年科室開展數字乳腺成像新技術(PCM),建立了獨立單元,在技術上應用相位對比成像原理,形成7000萬像素高分辨率圖像,精細檢出微小鈣化灶,為各種乳腺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可靠依據,2023年醫院為科室率先引進全省領先地位的美國豪洛捷3D斷層乳腺鉬靶,使乳腺攝影真正實現了從2D到3D的跨越,更進一步證實了鉬靶檢查是乳腺癌篩查和鑒別診斷的金標準,受到了廣大來檢女性的一致好評。
放射科全體工作人員秉承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竭誠為廣大患者和全市人民服務。
劉鋒,男,中共黨員,放射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新鄉醫學院醫學影像診斷專業,本科學歷 ,現任河南省醫學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周口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曾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腫瘤綜合介入科進修學習,2020—2021年多次參加省級及周口市新冠肺炎抗疫任務,被國家認定為抗擊新冠一線醫務人員,從事于醫學影像診斷工作20多年,理論基礎扎實,擅長胸部、消化道、泌尿系及骨關節疾病的影像診斷,主持完成周口市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在國家及省級學術期刊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
張合意,男,副主任醫師,放射科工作二十余年。兩次參加中國援非醫療任務,發揚“不畏艱苦,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救死扶傷”的中國醫療隊精神,為增進中非友誼及中國援外醫療事業做出了自己的力量!
于連水,男,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主任醫師。原周口市中醫院放射科主任,曾先后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院進修學習。在國家期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2篇;著作一部;獨立完成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
歷任河南省醫學會醫師分會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放射學專科分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醫學影像技術分會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影像分會委員;周口市醫學會放射學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 腦病一病區
- 治未病科
- 心病一病區
- 營養科
- 肝膽脾胃病一病區
- 腦病二病區
- 醫療美容科
- 心病二病區
- 肝膽脾胃病二病區
- 腦病三病區(老年醫學科)
- 心病三病區
- 肝膽脾胃病三病區
- 腦病四病區
- 心胸外科
- 腎病糖尿病一病區
- 腦病五病區
- 普外一病區
- 腎病糖尿病二病區
- 肺病病區
- 普外二病區
- 骨科一病區
- 神經外科(腦外科)
- 泌尿外科
- 骨科二病區
- 重癥醫學科(ICU)
- 急診科
- 婦科
- 康復中心
- 腫瘤科
- 產科
- 介入病區
- 透析中心
- 兒科
- 紡電病區
- 慢性創面修復中心
-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區
- 卒中中心
- 心電圖
- 腦電圖室
- 超聲科
- CT室
- 放射科
- 磁共振室
- 病理科
- 檢驗科
- 精準藥學實驗室
- 超聲介入科
- 內鏡中心
- 國醫堂
- 科室介紹
- 門診內科
- 乳腺甲狀腺科
- 體檢中心
- 心理科
- 周圍血管科
- 醫保門診
- 皮膚科
- 肛腸科
- 不孕癥科
- 口腔科
- 耳鼻喉科
- 眼科
- 氣管炎科
- 風濕科
- 手術室
- 介入手術室
- 輸血科
- 日間手術室
- 泌尿男科
- 眩暈診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