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醫院養生寶典】清明之養生
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其交節日期在公歷每年的4月5日前后,自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歷書中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書中亦記載:“ 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俗諺曰:“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清明時節,氣候逐漸轉暖。
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 以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天氣清澈明朗,冰雪消融,草木萌發,桃李初綻,萬物欣欣向榮,清潔明凈的春季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到處給人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此時人們筋骨舒展,五臟六腑潤濡,因此宜多到戶外運動,如晨跑、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運動量。清明過后雨水增多,氣候潮濕,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而晴雨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患上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其要注意防止“病從口入”。
清明時節亦是多種慢性疾病(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復發之時,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發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講就是指易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同時,此節氣中不可對肝臟進補。清明時節應多吃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
按傳統中醫理論,肝屬木,木生火,心屬火,而心火在此節氣中會過于旺盛,所以這一段時間是高血壓的高發期。高血壓患者對此要高度重視,盡可能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鍛煉方式,飲食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肥胖高血壓患者要少吃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相應增加鉀的攝入。(康復科 劉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