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麻醉病人常問的問題
1、患者可以對麻醉方式進行選擇嗎?
在某些情況下,一些手術可選用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醫生在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了解后,會和患者商討幾種可行的麻醉方法。假如患者有合理的建議,事先必須同麻醉醫生商討,以便做出相應的麻醉計劃。
2、全麻中失去意識后會發生些什么?
全麻病人的麻醉一般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麻醉的誘導階段,患者將由清醒狀戀進入“睡眠狀態",這一階段僅持續幾分鐘。麻醉的中間階段是麻醉狀態的維持。麻醉醫生依據手術的需要和機體對藥物的反應來選擇藥物,不僅要保持術中無意識,無痛覺,還要維持生命活動功能穩定,如心率,血壓,呼吸及腦,腎功能等。手術結束后就進入麻醉恢復期,這需把握好時機。這個階段要停止給予麻醉藥物,同時會用到某些逆轉麻醉作用的藥物,使體溫,呼吸,循環和其他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在完全恢復前我們可使用一些藥物來減輕術后不適感。所有這些都是在麻醉醫生的監測和精確計算下完成的,以使患者逐漸完全恢復意識,一般來講,病人對手術期間發生的一切并無記憶。
3、為什么要問既往病史和目前的身體狀況?
由于麻醉和手術會對整個機體產生影響,所以麻醉醫生要盡可能詳細地了解患者的情況。以消除手術不適,除此以外其還要在手術全程監護各種生命體征。所以,確切的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況和以往往接受的治療十分重要,因為這些情況會影響麻醉醫師術中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患者對麻醉的反應。同時還要告訴麻醉醫生有無過敏史,是否吸煙,喝酒和既往的麻醉史。麻醉醫生必須熟悉患者的既往疾病的治療經過,這樣才能為手術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和監護措施,并把目前的治療延續至術中。這樣不僅以預防并發癥,還可為術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和有助于做出準確的診斷和處理。在術中持續治療術前合并癥也有助干術后盡快恢復。
4、為什么要問吸煙史和飲酒量?
香煙和酒精對機體的影響很大,有時甚至可能超過服用藥物的作用。由于煙酒對肺、心、肝、血液等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吸煙、飲酒可改變術中藥物的作用。由此可見讓麻醉醫生了解有關吸煙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要為患者提供安全的麻醉方法。所以對醫生講實話是絕對原則,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5、麻醉有哪些風險?
所有的手術和麻醉都會有風險。風險的大小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包括手術類型和患者本人的身體情況。麻醉醫生會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的發生,就如同開車橫過馬路一樣小心。風險因不同的麻醉操作和病人的情況而異,患者可以向麻醉醫生咨詢相關的風險有哪些。
6、為什么要求病人術前禁食、水?
幾乎所有的手術都需要保持胃排空。麻醉藥物可抑制正常的反射,例如在正常情況下為防止未消化道食物進入肺部,機體有一定的反射保護機制。而在麻醉狀態下,,這種反射會消失。所以為保證安全,防止反流和誤吸,術前需要禁食水。醫生會通知患者是否需要禁食水和開始禁食水的時間。此外醫生會指導在此期間用很少的水服下必需的藥物。為了麻醉安全,遵囑執行術前禁食水和服藥十分重要。如果患者沒按要求做到,應在麻醉前告訴麻醉醫師并最好推遲手術。
個人簡介:
王輝,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是我市唯一一名全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全國委員。擅長:心胸血管的麻醉(冠狀動脈搭橋、小兒及復雜先心、胸腔鏡等手術的麻醉);微創腰麻;全麻及搶救病人的清醒氣管插管術;有創動靜脈的操作與監護。工作十三年來,一心撲在工作上;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不計名利和得失、樂于奉獻。受到醫院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微創腰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