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醫院養生寶典】芒種話養生
今年的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 “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 芒種也是夏季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到了這個時節,天氣越來越炎熱。那么,芒種節氣如何養生呢?芒種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征,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同時在起居飲食上加以調養。
起居方面,由于夏日晝長夜短,大部分人會晚睡早起(正確的入睡時間應在夜間10-11點),所以中午宜小憩以解除疲勞,午休時間應為30分鐘至1小時。芒種節氣后,天氣越來越熱,尤其是中午,建議穿著上要有所講究,最好選擇透氣性好的純棉或絲織衣服,不僅有助于隔熱、散熱,起到降溫的作用,還能保護皮膚,減少光、熱對皮膚的刺激。同時也要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芒種節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出汗,所以衣服要勤洗勤換;當人體大量出汗后,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鹽水,以防止血鉀過分降低,適當補充鉀元素則有利于改善體內鉀、鈉平衡。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松,陽熱易于發泄。
對于芒種節氣的飲食調養,歷代養生家都認為“清補”是最佳的選擇。那么,到底何為“清補”呢?怎樣“清補”對人體才會更有益呢?
這里的“清補”就是選用具有一定祛暑生津功效的食料來補充人體的消耗。這個時候最應該吃些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如烏梅、山楂、檸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因其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適度進補,還能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說到這里,恐怕不少人會把“清補”和“清淡”、“清與素”聯系在一起,其實,“清補”并不意味著單吃素菜、水果之類,也不是追求飲食的絕對清與素。事實上,“清補”重在強調補養,只不過在補養的同時兼具解熱消暑的功用,這樣才能應付酷熱的氣候。下面幾種葷食和補品,具有“清補”的作用,您不妨參考一下。
1.鴨肉:炎炎夏日,在保持葷素合理搭配的基礎上,夏季食用肉類的首選非鴨肉莫屬。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根據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在容易上火的季節食用,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極強,凡是體內有濕熱、虛火過重的人都適合吃鴨肉。
2.西洋參:酷暑盛夏,多汗會損耗人體陰津,傷陰則易生虛火,出現疲乏、倦怠、心煩意亂、舌紅尿赤等癥狀,而西洋參性涼而補,能降火、生津液、除煩倦。每次取上1~2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非常方便。
3.泥鰍:經過一個春天的生長,在這個時節,泥鰍肉質達到了最為肥美的時刻。因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食品,故被稱為“水中人參”。中醫理論也認為,泥鰍有補中益氣、解毒保肝、解渴醒酒、養顏等功能,同時,老年人常吃泥鰍還有助于抵抗衰老,強身健體。
4.魚:這個時節正是大黃花魚、小黃花魚、鮐魚、鲅魚及三文魚和多寶魚的產卵期,因此,此時最適宜吃這幾種魚。
另外,飲食勿過咸、過甜。飲食過咸,體內鈉離子過剩,年齡大者,活動量小,會使血壓升高。吃甜食過多,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逐漸降低,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從而導致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癥。
個人簡介:
楊彥峰 政協周口市第三屆委員,周口市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周口市針灸、推拿、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骨病康復委員會委員,康復中心副主任,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擅長運用中醫藥特色療法治療疼痛性疾病,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及膝關節滑膜炎等一些疑難雜癥的保守治療方面有豐富的治療經驗,使很多患者避免了手術之苦。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及“優秀醫師”光榮稱號。
健康熱線:0394-8288316
0394-828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