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殘疾人日12.3】警惕職業病致殘,守護職業健康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浪潮中,勞動者們在各行各業辛勤付出,職業病卻如隱藏在暗處的陰影,給勞動者的健康帶來威脅,由此導致的殘疾更是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了解職業病及其常見類型、致殘原因以及防控措施,對于保護勞動者的健康至關重要。
什么是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調整并公布。
常見的職業病有哪些呢?
職業性塵肺病
塵肺病是我國發病率最高及危害最大的職業病。長期在礦山開采及石材、陶瓷、金屬加工等行業工作的勞動者,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等,可引起肺組織的進行性纖維化改變而罹患塵肺病。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胸痛、胸悶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心肺功能嚴重受損,呼吸困難,活動受限,喪失勞動力而致殘,甚至危及生命。
職業性噪聲聾
噪聲在職業環境中廣泛存在,長期暴露在高強度的噪聲環境中,會損害勞動者的聽力。初期可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后期發展為雙耳不可逆的永久性聽力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語言交流和生活質量。使患者在社交和工作中面臨巨大困難。
職業性化學中毒
引起職業性化學中毒的工業毒物存在于生產過程中,可能是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間體、副產品等。種類繁雜,存在形式多樣,導致的疾病也涉及人體各個系統。例如,苯中毒會損害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等,急性中毒可導致意識障礙甚至猝死,慢性中毒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汞中毒會損害神經系統、腎臟等,出現震顫、口腔炎、蛋白尿等癥狀;鉛中毒可引起貧血、周圍神經病等,這些損害情況如果嚴重都可能導致身體機能受損而致殘。
職業性中暑
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下工作,人體的散熱功能會受到影響。職業性中暑就是在戶外、重體力勞動或接觸熱源等職業活動中,由于這些因素引起的中暑情況。可表現為大量出汗后以肌肉痙攣為主要表現的熱痙攣,以血容量不足、血壓下降為主要表現的熱衰竭,以及以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熱射病。其中熱射病最為嚴重,可出現意識障礙、昏迷等表現,甚至因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可逆損傷而致殘。
怎么預防職業病?
職業病的預防通常稱為“三級預防”。“一級預防”又稱為“病因預防”。是指通過職業病危害的源頭控制,如用人單位積極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降低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產生,預防健康損害的發生。
“二級預防”又稱“發病預防”,通過定期對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和評價,如粉塵濃度、化學毒物濃度、噪聲強度等。根據檢測結果,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如采用除塵降噪措施,密閉化學毒物,采用無毒、低毒物質替代高毒物質,配發勞動保護用品、改善勞動條件、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設置防暑降溫設施等,確保工作環境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及時發現職業禁忌癥或職業病患者,保障勞動者健康。勞動者,要遵守操作規程及制度,正確佩戴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如在粉塵環境中要佩戴合格的防塵口罩,接觸噪聲要佩戴耳塞或耳罩等聽力防護用品。接觸化學毒物時,要根據毒物的性質選擇相應的防毒面具、防護手套、防護服等。
“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是指對健康受到危害的勞動者及時進行診斷、治療和康復。
總之,職業病是一個嚴肅的公共衛生問題,一旦罹患,會給勞動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雖然很多職業病是難以治愈的,但卻是可以預防的,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勞動者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工作,預防職業病,減少職業病致殘的悲劇發生。
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等。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指導
供稿專家:河南省健康科普專家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河南省職業病醫院)郭 偉
審核專家:河南省健康科普專家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河南省職業病醫院)谷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