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過敏性疾病日7.8】外出享受好風光、當心皮疹和瘙癢——過敏防護指南
隨著暑期臨近,外出游玩成為帶孩子放松休閑的主要方式。大家紛紛走進山間林地,避暑消夏,擁抱大自然,盡享明媚陽光。但在歡樂游玩的同時,很多人回家后身上出現各種各樣的皮疹和瘙癢,給美好生活帶來煩惱。
周末的時候,劉女士夫婦帶著8歲的兒子去逛了趟花卉市場,又去公園里溜達了一圈,回家后劉女士和兒子身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皮疹,晚上癢的徹夜難眠,而孩子父親卻安然無恙。第二天一大早,劉女士就帶著兒子來皮膚科看病。醫生為她們檢查后發現,雖然兩人都有瘙癢,但劉女士身上出的是紅色的大片風團,正常皮膚受壓后也出現風團;而小朋友則主要是在四肢出現了很多小的風團樣丘疹,有的上面還有小水皰。醫生告訴她們:雖然都是過敏了,但卻是不同的疾病,劉女士患的是蕁麻疹,可能跟花粉、草類過敏有關;小朋友則是丘疹性蕁麻疹,可能跟昆蟲叮咬致敏有關。劉女士感嘆:出游行程一樣,有人過敏有人不過敏;同樣是過敏,卻有不同的過敏原和癥狀,皮膚過敏真的是防不勝防、千變萬化啊!
那么,我們如何正確防范、應對過敏呢?
一、遠離過敏原
自然界花粉、塵螨、葎草、柳絮等過敏原較多,容易引起各種過敏的發生,所以出游的時候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接觸或暴露在花、草、樹木多的環境或潮濕、陰暗環境。
同時,還應注重飲食調整;有一些食物如芒果、海鮮等,食用后容易引起過敏。另外,槐花、榆錢、灰灰菜、薺菜等野菜具有光敏性,食用這類食物后,在日曬作用下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對于喜食野菜的朋友來說,也要適當控制飲食,避免或減少攝入此類食物。
二、重視皮膚防護
外出游玩時最好佩戴口罩、紗巾、太陽鏡、長袖等,盡量不穿易粘附飛絮材質的外衣,并應注意防曬,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外出回來后應及時清洗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及時清掃外衣上的飛絮、塵土等。
三、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
生活上養成良好規律,堅持開展體育鍛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每晚保證休息8小時,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免疫狀態,有助于提高對過敏原的耐受性。
四、放松精神、適當減壓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與日俱增。長期處于壓力下容易引起免疫功能的失調,建議尋找合適的減壓方法,如冥想、閱讀、聽音樂或與親友交流等。放松緊繃的神經,保持心情舒暢,也有助于防范過敏的發生。
五、發生過敏,及時就醫用藥
輕微的過敏多表現為皮疹、瘙癢、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嚴重者可能會累及內臟,出現喉頭水腫、胸悶、呼吸不暢、腹痛腹瀉等癥狀,甚至引起休克、昏迷。所以發生過敏后,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就醫,查找病因,明確診斷,對癥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非常高,我們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一定要對加強對過敏性皮膚病的認知,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群,更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常備抗組胺藥、做好防護和生活調攝,降低發生過敏的風險。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指導
供稿專家:河南省健康科普專家河南省中醫院張步鑫
審核專家:河南省健康科普專家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