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調研成果發言材料——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張紅梅
主題教育調研成果發言材料
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張紅梅
黨建領航譜新篇,揚帆奮進正當時。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重大舉措,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周口市中醫院始終以系統思維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使二者在融合發展中相互促進。
為進一步加強新時期醫院黨建工作,深入推進黨建與業務互融互促,我深入臨床科室,通過座談、資料查閱、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圍繞優質服務、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水平、專科特色、患者需求及滿意度等方面,對醫院患者服務處、護理、醫保、工會等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現狀
(一)黨建引領,多措并舉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1)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醫院于門診大廳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涵蓋院前-院中-院后全過程的就醫服務;2)安裝共享輪椅、院內智能導航、自助掛號機、開設24小時自助超市等便民設施,方便患者就醫;3)簡化服務流程,優化診療服務。實施開通預約掛號平臺、診間支付、出院患者床旁結算、病案復印線上線下一體化、影像檢查結果信息化、智能化等“互聯網+”醫療服務,全面落實“便民就醫少跑腿”七大舉措,切實把對患者的關心與尊重、優質服務、人文關懷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點點滴滴的改善提升廣大患者的滿意度、獲得感。
(二)深化推進全院門診同質化建設。1)優化門診就診流程,亮化標識標牌,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加強衛生間、候診區等重點區域的衛生管理,改善門診診療環境。2)對門診醫生開展信息化培訓,推行門診診間支付,提高患者就醫的便捷性和獲得感。3)調整門診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對門診科室的病歷書寫、臨床檢查的合理性、抗生素及輔助用藥的合理使用等工作實現常態化檢查,每季度分析存在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推進門診同質化建設。
(三)錨定奮斗目標,推進精準護理。1)在“黨建引領、文化聚心、學科發展”的思路指引下,護理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要求,以護理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化教學培訓,全面優化護士隊伍;2)構建護理安全文化,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3)加強護理管理隊伍內涵建設,提升管理水平,以學科建設帶動護理人才培養和護理服務能力提升,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4)創新中醫護理服務模式,強化中醫護理人才培養,切實提高中醫護理服務能力。5)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縱深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打造周口市中醫院護理服務品牌。
(四)黨建引領,深化醫保制度改革。1)將主題教育活動深入貫徹醫院醫保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醫療保障各項決策部署,高質高效履行醫保部門職能職責,強化政策宣傳,推進醫保惠民政策精準落地落實;2)優化醫保經辦服務流程,將醫保服務向門診和病區延伸;3)深入推進DRG支付方式改革,線上線下召開醫保培訓會、座談會,落實醫保專干責任,優化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全體醫務人員對最新醫保政策的知曉度和醫保服務意識;4)加強醫保科和臨床一線科室間的通力協作,組織形成工作合力,推動醫療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
(五)履行工會職能,服務醫院大局。1)醫院工會切實履行工會建設、參與、維護、教育四大職能,扎實推進主題教育活動。強化職工思想政治引領,調動職工參與醫院各項事業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職工權益保障和困難職工幫扶,充分發揮“職工之家”的橋梁和紐帶功能,提升廣大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2)加強工會自身組織和陣地建設,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增強職工的歸屬感;3)充分調動全院職工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組織職工參加市直職工運動會,并獲得佳績,展現我院職工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工權益保障和人
二、調研存在問題
(一)護理人員科研能力不足,科研產出水平較低,僅限于對臨床問題的研究,無突破創新能力。
(二)病案首頁不規范,DRG入組不準確;病種CMI值偏低;藥品耗材收入占比較高。
(三)智能設備利用率不高,多項目檢查等待時間長。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強黨組織建設與領導力提升。黨組織與業務深度融合,將黨組織工作與醫院業務、管理、科研等方面緊密結合,促進黨建工作與醫院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順應形勢,堅持問題導向,直面改革難題,多部門聯合開展績效管理、DRG等相關知識培訓與考核,推進績效管理改革。
(二)強化黨建引領,開創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不斷壓實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穩步推進醫保制度改革工作,強化信息化支撐,強化培訓,強化考核監管,進一步總結DRG付費改革工作成果,強化宣傳。加強政策和管理協同,落實增量、控費、降本、提質等措施,調整收入結構,提高醫院CMI值,推進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系統集成,保障群眾獲得優質實惠的醫藥服務。
(三)優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合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實施定期培訓、座談會、論壇等多種形式,使醫護人員得到全面、多樣的學習機會,不斷增強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提升團隊科研能力。
(四)提升中醫護理能力。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專科護理,規范開展中醫護理人才培訓,持續提升中醫護理服務質量,創新中醫護理服務模式,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中醫護理進一步向基層和家庭拓展,向老年護理、慢病護理領域延伸。
(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統一預約”平臺,整合醫院的檢查資源、治療資源、住院資源,對患者的多項預約項目進行排序和組合,統籌安排時間。增加志愿者服務人員,優化安排先后順序,有效降低患者等待時間及在醫院的停留時間,真正實現讓“信息跑路”代替“患者跑腿”,不斷改善就醫體驗。
當前,全國上下掀起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站在新征程的起點,在明晰的戰略目標引領下,在爭創國家醫學中心的進程中,醫院將乘勢而上、銳意進取,蹄疾步穩、勇毅篤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建成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社會稱道的品牌中醫院,在深入實施健康中原建設和助推中醫藥強省建設中實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