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采樣方法和影響因素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6月9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核酸檢測工作 抓好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宏觀頻道記者:關于核酸采樣,有人反映不同采樣人員在操作上感覺不太一樣,首先采樣部位不完全一致,有的輕、有的重。也有觀點認為,核酸檢測前喝水、吃東西、嚼口香糖這些會不同程度影響檢測結果。哪些因素會影響檢測的結果呢?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在采集咽拭子的過程中,被采集者需要頭部微仰,嘴要略微張大,露出兩側的咽扁桃體,采樣者需要在兩側的咽扁桃體和咽后壁進行采樣。人體的口咽屬于柔軟的組織,所以我們在采集過程中既要保持有力度地進行一些擦拭、刮拭,同時還要避免對咽后壁產生損傷。要盡量避免采集的拭子觸及臉頰以及嘴唇。從現在的采樣結果看,各機構采樣操作還是科學規范的。
影響咽拭子采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咽拭子采集的深度。
第二,與黏膜接觸的時間。
第三,取樣的力度。
第四,采樣者和被采樣者之間的身高差距。
第五,被采集者在采集過程中配合程度。
文字:何雪花(疾控科)
編輯:李巖巖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