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一刻,一切都值了!
3月27日,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一只由醫護藥后勤各個部門組成的第二批周口市中醫院支援太康抗疫醫療隊,在兩個小時內迅速完成組建,出發前往太康縣高賢鄉家印高中隔離點。于是,我們就開啟了這次熱火朝天的抗疫之路。
這里是當時太康第二大隔離點,隔離了470多名密接次密接人員,分布于四棟五層高無電梯的學生宿舍樓內。我們進駐后,迅速對隔離點進行了情況的摸底,了解隔離人員情況、樓層分布,控感專員查看地形,設計三區兩通道并督促快速完工,規劃工作流程、人員分組。依四棟樓分成四組,每組八名工作人員,余下的八名人員協調運送物資到兩個站點做后勤保障。和太康供應防疫物資部門接洽領取防疫物資,建立臺賬。培訓我們的隊員,每人均熟練掌握穿脫防護服并考核合格。
我們的隊員分為早中晚餐供應組、醫療垃圾清運組、后勤保障組、醫藥供應組、核酸采集組以及感控組。因人手嚴重不足,有人往往身兼多職。因為是學生宿舍,樓高五層,無電梯,每盒飯,每袋垃圾,都要由穿著防護服的隊員們提上去提下來,每一場工作下來,隊員們都是汗流浹背、渾身濕透,累得步履沉重。送餐和清理垃圾,完全都是體力活。我們的隊員有文弱的護士,也有年近五十的同志,他們穿著防護服上下樓梯送餐、清理垃圾,為了工作,他們沒有叫苦喊累。隔離點有百十名小朋友,采集核酸時往往不是那么配合,工作起來就要有耐心,時間會更長,工作量就要更大。但我們的核酸組隊員克服了這些困難,都是提前完成任務。感控組多是其他組兼職隊員,在完成自己手頭任務之后,穿好防護服后,再去盯著我們的隊員穿脫防護服,就是為了保護我們隊員的安全。其實,感控員就是我們的定心丸,是我們的保護神。
送餐和清運醫療垃圾工作最累,累到不吃飯就能睡著,累到渾身汗透、渾身癱軟;核酸采集工作最難,難在幼兒不配合,難在雙采雙管的巨大工作量;后勤組工作最忙,忙到恨不得一個人變成兩人使,忙到左手聽右手記,還得雙眼盯著微信群內的消息;感控工作壓力最大,大在隊員及隔離人員的安危全系在身上!幾位中醫師根據病人情況,在這十幾天內分發了4000多瓶中藥湯劑,實現了中藥在我們隔離點隔離人員的全覆蓋,密接人員的每日不間斷喝中藥湯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病人的牙刷牙膏毛巾、蚊香、衛生紙,我們都要一份一份的分裝配發。就是凌晨半夜小孩子哭鬧,我們的兩位美女隊員都負責任的穿好防護服進去查看情況。對于因父母確診新冠、自己單獨隔離的10歲孩子,我們的隊員就更“特殊”照顧啦,把我們自己吃的送給他,每次去都安慰鼓勵他,讓他感到了不是母愛勝似母愛的關懷。
一天,聽聞一個小朋友生日,我們的隊員拿出零食、水果送給他,祝他生日快樂。小朋友在隔離房間內堅強而幸福地笑了,這幸福感染了隊員,也感染了我們的整個醫療隊。二號樓微信群內,整個下午都充滿了感謝,充滿了幸福,我們相信隔離不隔愛,人間自有真情在!
4月6日我們隔離點三號樓成功解除了隔離,聽到小朋友和家長們異口同聲的喊出“感謝周口市中醫院佑護太康”的話語時,別提那場面有多么令人欣慰、多么令人滿足了!我們這支40人的團隊,真的做到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作為周口中醫人,我們自豪。
我們累了,我們瘦了,我們黑了,但為了這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
文字:腦二病區 王俊峰
編輯:曹亞丹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