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金黃香百里,戰地春色多旖旎——記太康支援抗疫
“陳主任,我要報名去支援太康!”,聽到醫院要派出第五支隊伍去支援太康的消息后,我第一時間向科室主任提出了請求。
90后的我,經歷了世紀初的SARS肆虐,只記得身為醫護人員的父母一起參加了那場“戰疫”,父親更是常常教育我要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宗旨和使命,遇事一定要挺身而出。耳濡目染,如今的我已為人父母,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當前新冠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下,是時候站出來扛起責任,展現自己的擔當。
凌晨三點,我告別熟睡的年幼女兒和愛人乘上了開往太康的大巴。早上五點多到達太康,呈現在眼前的便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緊張景象,不自覺自己也緊張起來,按照院里的分組分工,領完物資,我們便隨即前往采樣區域。我們組所在的區域是封控區,需要入戶單人單采,時間已近中午,為了保證完成全天核酸采樣任務,全組所有人顧不上吃飯,立即便投身工作中去。晚上十一點,當天核酸采樣的最后一支隊伍回返,不知不覺間從早上三點出發,已經將近二十個小時過去了,重新集合到一起的大家端起盒飯才意識到這是今天的第一頓飯……
轉眼間三四天過去了,在太康的這幾天,醫院的同事們團結友愛,同心同力,在抗疫的前線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太多人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和欽佩。我的隊友朱慧芳,一個不太愛說話的90后姑娘,干活認真負責,為人溫柔熱情,采集時遇到腿腳不方便老人從不催促,遇到癱瘓在床的老人主動去病床邊采集;同事韓杰,王欣兩組每次結束本組任務返回后,聽到其他組仍未完成,總是毫不猶豫前去支援,趙莉莉和朱燕濤老師也多次主動給我們提供支援;骨科夏紅濤老師采樣結束后,聽說一個孩子在玩耍時不慎造成胳膊脫臼,不顧一天的疲憊,迅速趕往救治,被當地老百姓交口稱贊!
疫情下的太康,安靜得出奇,但安靜中卻又呈現著安心。雖然每天都要測核酸,但太康的老百姓并不恐慌,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安心的家里等待做核酸,積極配合,對我們醫護人員充滿熱情和感激。“這么熱的天,穿著這么厚的防護服給我們做核酸,你們辛苦啦,謝謝”,“你們是中醫院的吧,謝謝你們”,“你們來了我們就安心了”等等,一句句充滿熱情和感激的話語,一瞬間沖走了連日來早出晚歸的饑餓和勞累。
來時春寒料峭,此時田間的油菜花已經盛開,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繼續,但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醫護人員和太康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攜手戰勝新冠疫情,用太康縣疫情全面清零的喜報來迎接這美好的春光!
文字:口腔科張也
圖片:張也
編輯:楊晨曦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