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怒放芬芳菲 冬至時節話養生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季的第4個節氣,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冬至節氣正式到來,在冬至這一天,北半球黑夜長,白晝短,在此之后,太陽直射點漸漸北移,因此北半球的白天又會慢慢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較為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冬至是“冬令進補”的好時節,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倍烈院蟆瓣帢O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充分說明在這一天前后進補較為適宜。在這陰極陽至的時日里,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一、陰極陽至固本扶陽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有“冬至陽生春又來”之說,可見“冬至”與“陽氣”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冬至過后,人體內的陽氣逐漸增多,陰氣相應減少。因而此時養生應陰陽兼顧,或在養陽的基礎之上再養陰,即中醫所講的“陽中求陰”。同時,由于陽氣在冬至前后才逐漸萌發,因此要特別注意補充陽氣并固本培元,只有體內的陽氣充足,機體方可安康無疾,繼而才能益壽延年。
二、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冬至時節養生要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起居不僅指起床、睡覺,還包括日常的活動。起居要有常規,不能混亂。勞動或者運動不能過量,也就是要適度,過猶不及。起居有常主要指入睡和起床要有規律。每個人應根據季節的變化和自己習慣,按時入睡起床。老年人盡量養成午睡的習慣。另外要盡力戒煙限酒,講究衛生,多喝開水,保持體內良好的新陳代謝。在穿著方面,要天人相應,不可因趕時髦而隨意減少衣服。起居有常也包括有規律的生活,既合乎人體生理活動,也有利于維護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使人體的新陳代謝正常。人的精神和身體就能循其道而長盛不衰。反之,如果一個人生活散漫,暴飲暴食,起居無常,對自己又恣意放縱,想要延年長壽是不可能的。事實證明,以妄為常,會導致早衰甚至早逝,“妄作勞”不僅僅指勞力而言,還包括勞心和房勞。
三、冬至需“藏”,靜謐養神冬至時節養生還應注意閉藏。在冬至至大寒期間,各地氣候都進入了較為寒冷的階段,人體新陳代謝相對緩慢,血流緩慢,韌帶彈性和關節的靈活度降低,此時人應該少動多靜。但并非是什么運動都不做,冬至鍛煉應循序漸進,運動有度,不能驟然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煉后及時擦干汗液,著干燥衣物。此外,冬至養神也應著眼于“藏”。
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寧靜、安謐,盡量控制個人精神活動,盡量做到情緒含蓄而不外露。其實際意義就在于:冬至時節人們要盡量隱藏心緒思維,靜神少慮,喜怒不形于外,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因七情傷身。
個人簡介
楊彥峰,康復中心副主任,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政協周口市第三屆、第四屆委員,周口市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周口市康復醫學會社區(基層)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周口市針灸、推拿、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骨病康復委員會委員。榮獲2014年度援疆先進個人 ,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及“優秀醫師”光榮稱號。
擅長:運用小針刀、刃針、穴位注射等中醫藥特色療法治療疼痛性疾病,對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滑膜炎、膝關節滑膜炎及運動損傷等。
編輯:李巖巖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