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葉映秋漫山紅 霜降時節話養生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前后,是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于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處于從秋季向冬季的過渡階段,此時萬物蕭條、天寒地凍、陰盛而陽衰,自然界里的萬物開始趨于休眠狀態,這樣的天氣很容易造成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腸胃蠕動也會變得異常,許多疾病都可能“乘虛而入”,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調節起居飲食,注意保暖,以順應氣候的變化,以便更好地抗寒過冬。
一、霜降養生重在保暖
霜降時節,氣溫可能突然下降,晝夜溫差變化增大,另外,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較為敏感,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誘發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體血管發生收縮,血壓突然上升,從而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要想預防以上疾病,關鍵是要保暖,此時我們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也要做好房間內的保暖,做好御寒準備。有高血壓病史的人,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物,定時監測血壓,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發生。
二、霜降進補勝過冬補
霜降時節,人們為了御寒,會在霜降前后開始進行食補。這一做法在民間流傳甚廣,相關的民諺不勝枚舉,如“一年補到頭,不抵補霜降”、“霜降進補,來年打虎”、“補冬不如補霜降”等。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能提高人的興奮度,使人精力充沛。因此蛋白質是適合霜降時節補充的營養物質,補物則逃不過秋天肥碩的鴨和鮮香的羊肉,據營養學分析,肉類蛋白質含量由多到少依次為:羊肉、兔肉、雞肉、牛肉、鴨肉等。煲湯時還要加上黨參、當歸、熟地和黃芪四味中藥,各有益處。慢性病患者、脾胃虛寒者以及老年人進補時要遵循健脾補肝清肺的原則,選擇湯、粥等氣平味淡、作用緩和的溫熱食物,其所含的營養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能更好地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保持精力充沛、防治疾病的功效。
三、熱水泡腳適當運動
霜降時節,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泡腳能提高人體陽氣,補益氣血,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皮膚和組織營養,并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霜降時節,陽氣收斂,此時運動一定要適量,以微汗出為度。絕不能大汗淋漓,以免陽氣外泄,耗傷陰津。可選擇輕松平緩、適量的運動,如慢跑、散步、登山、打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