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讓青春在奮斗中無悔
每個青年人都應該認識到自身的時代責任感,都應該在奮斗中讓青春無悔。今天是援扶的第17天,連續7天無新增病例,實驗中學隔離的的學生也安全返回家中,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11月4日由30人組成的周口市中醫院援扶醫療隊,帶著院領導對我們的囑托,于凌晨6點迅速抵達扶溝縣衛健委。領取任務后,在隊長何雪花、副隊長王輝、王真真以及感控專員謝鵬老師的帶領下迅速分成10組,并立即投入援扶工作中。
當我們組抵達南園高中操場時,我們了解到南園高中約4500人的采集量,如何實現“四早”是我們目前需解決的問題。如果向隊長請求增援,那么勢必會造成其他采集點人員不足,影響整體采集工作的進程。我們三個隊員決定與校方協商,請學校老師參與采集碼的掃描和維持學生秩序。學校組織學生一個班一個班帶進操場,每個學生保持一米距離。看到操場上一隊隊排列整齊充滿青春朝氣的學生們,他們手中都拿著一本書,在排隊等待采集的間隙也不忘記學習,我腦海中浮現出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老師的參與下,我們的采集速度加快了很多。三個隊長查看我們的工作時,對我們的工作方法提出表揚,并立即在十個采集點進行推廣,通知完成采集任務的隊友增援南園高中。
當夜幕降臨,還有師生約3500人沒有采集,我們心急如焚。在三個隊長的調配下,完成任務的隊友陸續增援我們。學校領導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立即增加采集位,由3個慢慢變成12個采集位。操場上同學們迅速變換位置,快速配合我們采集。約一個小時就完成了采集任務。諾達的操場上只有身穿白色戰袍的隊友在快速的整理剩余的物資和封扎垃圾,并將標本封箱交接轉運。教室的燈光照亮了整個操場,操場上傳來了同學們郎朗的讀書聲。完成任務后隊友們,一個個癱倒在地上,但我們心里是高興的,我們中醫院的青年圓滿完成了今天的采集任務。
每個核酸采樣點都能看到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有的是人民警察,有的是社區志愿者,有的是休假大學生;還有的是電信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們和我們一起奮斗在抗疫一線。今天,我們青年要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為民族復興而奮斗,更要為人民幸福而奮斗。
三位隊長和感控專員每天穿梭在我院分派的十個采集點,他們不但要和社區人員溝通怎樣協助我們,還要查看我們防護是否到位及防護物資是否夠用,并及時和各個采集點一起優化采集流程,使各組更加高效保質保量完成每天的采集任務。每次他們都會囑咐我們一定要做好防護,只有我們防護安全了,大家才能安全,我們才能不辜負院領導的囑托:平平安安去,健健康康回。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我們中醫院的青年在此次抗疫中,一起接過時代的接力棒,在抗疫征途上不懈奮斗,讓青春永遠無悔!
文:許丹丹(腦外科)
編:曹亞丹
責編:黎倩平
審核:孫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