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國粹 引領健康生活——周口市中醫院護理部開展“中醫護理宣傳月”活動
為迎接“5.12國際護士節”,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發揮中醫特色優勢,推動中醫知識宣傳普及和中醫藥事業發展,周口市中醫院護理部在院領導工會主席孫俊的指導下,開展了以“傳承中醫國粹,引領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中醫護理技術宣傳月活動。在全院掀起了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的熱潮,極大提升了中醫文化內涵。
4月6日上午,由護理部組織,全院21個臨床科室共同參與的“中醫護理技術宣傳月”活動在門診一樓大廳正式開展。護理部主任張紅梅帶領部分科室護士長、責護組長,現場為前來咨詢的廣大群眾講解中醫。通過辯證,調整陰陽平衡,從而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健康養生理念。
活動現場,護理人員以整體觀念與辨證施護為指導,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未病原則,從現場把脈問診到中醫體質辨識,從中醫技術操作到養生知識宣傳,開展了一系列推廣中醫服務,讓現場群眾耳目一新,切身感受到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以及在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方面的神奇魅力。
刮痧是用刮具在體表一定部位反復刮動,使局部出現瘀斑,通過其疏通腠理,驅邪外出,疏通經絡,通調營衛,和諧臟腑功能的治療方法。主要適應:外感感冒、頭痛、嘔吐、咽炎、高血壓、腰腿疼、頸椎病等。
耳穴埋豆是通過刺激耳廓上的穴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機體陰陽平衡的治療方法。主要適應:冠心病、高血壓、失眠、眩暈、盜汗、月經不調、頸椎病等。
拔罐是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應體表部位,使局部皮膚充血或瘀血,達到溫通經絡、驅風散寒、消腫止痛、吸毒排膿的治療方法。主要適應:頭痛、腰背痛、頸肩痛、失眠、風寒咳嗽等。
穴位貼敷是把藥物研成細末,用水、蜂蜜、姜汁等調成糊狀,或將中藥湯劑熬成膏,直接貼敷穴位、通過藥物與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痛穴位療法。主要適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盜汗、胸痹、失眠、胃脘痛、小兒積食、遺尿等。
腕踝針是從腕部和踝部去相應的店進行皮下針刺來治療疾病。主要適應:各種疼痛、哮喘、面癱、高血壓、皮膚病、腦血管病后遺癥等。
青衿之志,履踐致遠,周口市中醫院護理團隊將繼續攜手奮進,砥礪前行,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使中醫護理文化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營造健康氛圍,樹立醫院良好形象,讓中醫護理技術延綿不絕,更創輝煌,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健康事業的重要保障。(護理部 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