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醫院養生寶典】春分養生 平衡陰陽
每年的3月20日前后,是二十四節氣第四個節氣,春分。古代將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順應此時的節氣特點,講求“平和”,以和為貴,以平為期。如何運用自然界陰陽平衡規律,始終保持一種機體功能平和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關鍵和根本所在。
中醫為調理之術,和的文化。無論預防、診斷、治療或是養生保健講究中庸之道,且道法自然。重視整體觀念,即人與自然界的統一和諧,機體功能的陰陽平衡。《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中醫養生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度的原則,科學合理運用自然法則,定時起居睡眠,定量用餐鍛煉,心態平和樂觀,才能有效地增強免疫,延年益壽。
春分情志調養
春分時節,戒驕戒燥,心平氣和,輕松愉快、情緒樂觀,從而安養神氣,疏肝理氣,與春分時節的“陰陽平衡”特點相呼應。
春分起居調養
春分期間,氣候回暖,春光明媚,春風和暢,多開窗戶勤通風,保證充足睡眠,養成作息規律習慣,要積極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
春分飲食調養
春分是各種植物萌生嫩芽的大好時節,食用韭菜、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都正當季、時令蔬菜是首選。
總之,春分時節養生要做到:
欣賞“春景”,暢享“春意”,護助“春陽”,食樂“春芽”,適宜“春捂”,預防“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