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家庭護理】寶貝,讓我如何愛你?
清晨,剛上班,一個年輕的爸爸,擁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奶奶來到護士站,奶奶的懷中抱著裹得緊緊地襁褓。一見到醫生就高聲說:“醫生,快給俺看看,俺的寶寶發燒了。”
不用問:爸爸是新晉級的爸爸,奶奶是新晉級的奶奶。一連打開三層包被,露出新生兒捂得通紅的小臉,整個頭上熱氣騰騰的,像剛出籠的饅頭。我們趕緊把孩子的包被打開散熱,孩子的爸爸大聲說:“醫生,我們家的孩子正在發燒,這樣會讓他被風吹著的!”我問穿著半袖的爸爸:“你為啥穿著半袖?”孩子的奶奶說:“這可不一樣,小孩家沒火力,老話說麥收天還凍壞月里孩。”一聽這話,又仔細檢查了孩子,醫生說:這是典型的捂蓋熱。網絡上曾經有句話說: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冷。捂蓋熱往往由于家中的長輩覺得孩子冷,于是,將新生的孩子層層包裹起來,孩子產生的熱得不到散發,而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比較差,從而使其產生的熱量不能有效發散,體溫就會急劇上升,造成發熱。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處理,可以引起一系列代謝紊亂和功能衰竭,后果十分嚴重。
經過醫生、護士好半天的勸說,給孩子松散了包被,半個多小時以后,孩子的體溫也由來時的:38.5°C降到37.7°C。給孩子喂了些水,又宣講了許多有關小兒的喂養常識,才讓他們抱著孩子回家了。
面對被父母寄予了無限期盼和希望的新生兒,要如何去愛,才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呢?
第一、如何包裹
無論任何季節剛出生的新生兒剛脫離母腹的時候,外界對他來說,都是稍冷的。只要用一層貼身的柔軟的小被單裹好,視外界溫度的冷暖給予棉包被或者是夾層包被即可。也可以根據成人穿衣的原則來包裹。如果成人需要穿襖,就用棉包被裹好,如果是夏季,用夾包被松松一包就好。切忌,不要蒙頭,使嬰兒能自由呼吸。
第二、如何喂奶
現在認為,喂奶越早越好。如果母乳下來了,直接給予母乳喂養。暫時沒有母乳,可以給予糖水20ml試喂,如無嘔吐,給予稀釋奶20—30ml。市場上的奶粉,一般一勺加水30ml,稀釋一倍用半勺加30ml水即可。如果寶寶完成好,即可直接給予奶粉喂養,直到母乳能滿足嬰兒需要。
第三、不要一哭就喂
我國元代著名兒科學家曾世榮在《活幼心書》中曾寫道:“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饑與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疾不相干。”并且進一步告誡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饑,勝服調脾之劑;耐一分寒,不須發表之功。”不管是人工喂養,還是母乳喂養,都要按時喂養,如同成人按時吃飯一樣,讓孩子養成到時間吃奶的好習慣,有利于孩子和母親的休息。每次喂奶之后,不要立刻把小兒平放,避免溢奶。應輕拍嬰兒背部,聽到打嗝后,再將嬰兒放下,也可以用軟布墊高嬰兒肩背部,同時給予右側臥位。
第四、臍帶的處理
理論上說:新生兒的臍帶一周左右可以脫落。實際在臨床上滿月臍帶才脫落的也不新鮮。就是說,大部分新生兒隨著母親離開醫院時,臍帶尚未脫落。一般護理只需保持臍周干燥,及時更換污濕的尿布。洗澡后用棉簽沾酒精由里到外擦拭干凈即可。如果聞到臍帶有異味,臍周紅腫,有血水流出,一定要到醫院做臍部護理。
第五、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分為: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
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后24小時以內,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后又出現;
5.測定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凡血清膽紅素足月兒達205μmol/L(12mg/dl)早產兒256μmol/L(15mg/dl)應警惕發生小兒膽紅素腦病。家長應馬上考慮住院進行藍光照射。安全而且療效好。
第六、新生兒腹瀉
這里所說的腹瀉上指嬰兒為母乳喂養,大便次數雖多,卻不影響生長發育的嬰兒。年輕的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急于給孩子喂藥,只要孩子精神好,能吃能睡,一般和吃母乳有關,可以不必理會,但是一定要保持肛周清潔,勤換尿不濕,四個月以后,添加輔食后會逐漸好轉。但是,一但出現尿量減少,前囟凹陷,便前或大便時哭鬧不休,要立即帶孩子看醫生。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明日之星,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精心教養孩子,讓孩子茁壯成長,是年輕的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南宋陳文中《陳氏小兒病源方論》提到幼兒著衣、看護、用藥等方方面面,概括為“養子十法”。其主要內容為: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暖,五要心胸涼,六者勿令忽見非常之物,七者脾胃要溫,八者兒啼未定勿飲乳,九者勿服輕朱,十者宜少洗浴。這十法在今天仍然對年輕的父母有指導意義,希望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健康成長。